首页  教科研文献  正文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发布时间:2021-12-05         浏览次数:170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一)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五)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学习目标要求与行为动词

为帮助理解,下表列出了课程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对应的学习目标和掌握水平:

 

 

各水平的要求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

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描述、列举、列出、了解、熟悉

理解水平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解释、比较、检索、知道、识别、理解、调查

迁移应用水平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

分析、设计、制订、评价、探讨、总结、研究、选用、选择、学会、画出、适应、自学、发现、归纳、确定、判断

技能性目标

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尝试、模仿、访问、解剖、使用、运行、演示、调试

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运用、使用、制作、操作、搭建、安装、开发、实现

熟练操作水平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熟练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

情感性目标

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

亲历、体验、感受、交流、讨论、观察、(实地)考察、参观

反应(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关注、借鉴、欣赏

领悟(内化)水平

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价值观等

形成、养成、确立、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

 

三、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前提。

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条件有所不同,各学校至少应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中的两个,也要制定规划,逐步克服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开出包括“人工智能初步”在内的所有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建议将选修模块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或以后开设。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1

 :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3

: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4

:数据管理技术

 

选修5

:人工智能初步

 

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如下:

 

 

 

 

 

 

 

二、课程设置

学生在高中阶段应修满4学分,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建议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课程设置意见,供各学校开课和学生选课时参考。

必修

选修I

选修Ⅱ

必修内容

学分

建议选修内容

学分

自主选修内容

学分

 

信息技术基础

2

1.算法与程序设计

2.多媒体技术应用

3.网络技术应用

4.数据管理技术

5.人工智能初步

五个选修模块中选一个模块

每模块

2

学分

算法与程序设计

多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

数据管理技术

人工智能初步

每模块2学分

 

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认真落实必修内容和建议选修内容模块课程。必修内容模块课程建议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开设,选修内容模块课程建议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或以后开设,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性,各模块课程教学必须安排相应的上机课时。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必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本模块由4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一)信息获取

1.内容标准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例  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活动建议

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是同步)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因特网上,天气信息可以随着气象台的预报同步更新,但并不是所有做天气预报的网站都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试就这个专题展开调查,了解相关网站上的天气预报情况,就其更新速度、准确性(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更新最及时和最可信赖的天气预报网站。

(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内容标准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例  可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著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例1  模式识别类: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汉字输入、语音汉字输入等。

例2  自然语言识别类:自然语言对话与机器翻译等。

2.活动建议

(1)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可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加工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演示并解剖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实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2)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讨论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3)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或http://alice.sunlitsurf.com/live.html,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通过寻找其“谈话”的破绽,讨论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三)信息资源管理

1.内容标准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例1  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因特网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都需要管理。

例2  实施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等。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活动建议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个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专题,分组讨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参加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2)访问某个在线数据库,譬如“科学数据库”(http://www.sdb.ac.cn/),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查询,如“眼睛与视力”,并对查询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就资料的准确性、丰富性、权威性等进行讨论。

(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1.内容标准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例1  利用因特网等多种信息渠道进行调查,制定蔬菜新品种引进计划。

例2  E-mail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但垃圾邮件又给人们带来困扰。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例1  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容易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

例2  长时间凝视监视器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影响健康。

2.活动建议

(1)假定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网上讨论区,需要制订一份守则规范大家的行为。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并撰写这个守则。

(2)有一幅著名漫画,题目为“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又有人撰文说“别以为你是一条隐藏很深的狗”。组织学生讨论: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带来哪些新的伦理问题。

(3)从传播结构上看,电话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网,广播电视是点对面的信息传播网,计算机网络是点/面对点/面的信息传播网。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信息传播结构的不同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选修课程

(一)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结构如下: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从实际需求(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构建相应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思想和方法,掌握常用的算法,建构问题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归纳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方法的一般规律。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构如下: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三)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以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因特网应用基础、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结构如下: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本模块的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展开,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信息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数据管理技术

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是针对数据管理技术应用而设置的。结构如下: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初步学会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五)人工智能初步

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主要是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具有独到之处。结构如下: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会使用一种人工智能语言解决简单问题,把握其基本特点;能利用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建议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兴学科,其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因此,要求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目前,全省高中学校基本上都具备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部分学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信息环境的营造,除了计算机教室或网络教室的建设外,还要对校园网络系统、图书馆、教室以及学生可能涉及的活动区域进行信息化规划建设。信息环境的营造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一)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要认真领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二)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任务驱动、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拓宽课堂领域

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大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能走出课堂,走向家庭与社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

三、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一)教学不能采取机械训练的模式

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机械学习转向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空间,让学习更有趣。

(三)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要把课内的学习内容与课外的实践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班级、学校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四)开展合作交流

要让每位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要为学生创造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在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开展交流活动,相互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四、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一)面向每一位学生

面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课程内容互相衔接,给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二)关注个别差异

教师面对所有的学生,要承认和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和认知特点的差异,真诚对待全体学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表达创造性思想,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存在个体差异就有各种各样层次不同的见解,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发展。

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一)适应知识的更新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原来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因此,培养高中学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

(二)促进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方法。教师要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适应新工具和新任务,达到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第五部分  教学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该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一、评价原则

(一)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全面考察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应多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这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要慎用定量评价,呈现评价结果时要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建议教师根据评价目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为了减少各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前设计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与各评价主体充分交流,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并尽快反馈给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

(三)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高中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同时,高中学生个性特征分化更为明显,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一)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信息技术课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评价方式,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二)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随时把握、及时引导。可以向学生呈现蕴含人文、道德、社会冲突的案例或问题情境,让学生对这些案例或情境进行讨论、分析,或撰写短文,再根据学生表达的观点把握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各种信息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指导自己的实践。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最终要落实为教师对学生的适时预防、关怀或引导,要避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简单量化或脱离实际单纯打分。

(三)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应正确认识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的作用和功能。期末考试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断本学期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随后的教与学。

在组织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要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应相互补充,综合运用。纸笔测验的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纸笔测验,要控制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和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如问题解决分析、作品设计、短文写作等,以拓展纸笔测验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广度。上机测验是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供选择的上机测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的独立任务,如软件操作水平测试、作品设计与制作等;另一类是综合任务中的上机环节,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上机活动。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一定要安排上机测验,设计一定比例的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以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能力。教师和有关机构要针对具体评价目的,灵活选用上机测验的题型和考试方式,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否则容易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