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背景
学生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学生赖以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是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神圣殿堂”,应当安全静谧,充满朝气和欢乐。然而,由于受自然、社会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校园安全问题开始显露出不良苗头,使得师生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影响,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令家长担心,学校担忧,校园安全作为稳定教育教学秩序的保障已日渐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和重点工作。
指导思想
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包括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心理健康)。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齐抓共管,积极处置”的原则,在学校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从处室、年级、班级角度和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强化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学生、家长、教师、部门各方责任,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学校安全事件的发生,努力创建平安校园,保证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
特别是职能部门和级班主任要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做到周周讲,处处讲,事事讲。只要有安全教育的机会就要讲,怎么讲都不过分。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学生的生命和健康高于天”的思想意识,努力构建平安稳定、和谐有序的学习工作环境。
立足防范,变“堵”为“疏”。坚持“教育为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经常性进行安全排查,摸清潜在的安全隐患,做出相应的对策并上报学校,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主要内容
1.安全宣传:各处室、级部、班级都要设立安全员,负责宣传、督促、落实学校和本部门各项安全制度。
2.消防工作:检查各办公室、休息室、班级教室、学生寝室用电、用火安全,若发现火灾,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置。
3.治安工作:协调防范工作,注意年级的外来人员,维护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保证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4.思想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疏导,正面引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制度保障
1.成立以处室主任和年级主任为组长,全体处室职员和年级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安全工作分块管理小组,负责本部门教育、消防、治安等工作。
2.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注意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发布并正式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修订),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和谐的育人环境,将校园安全问题渗透于日常管理和教学之中,以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学校和谐稳定。
3.各部门安全负责人要通过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把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的重点工作,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特别强调要求各相关处室和年级部要针对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诸如课间操跑步、上下楼秩序、办公用品、重要档案、用水、用电、用火、交通等一些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4.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负主要教育责任,经常性地把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学校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增强防范意识,提高洞察能力,掌握处理技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措施
一、关于人身安全
教育本部门全体教职工,特别是教育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增强法纪观念,首先做到远离事非,学会防范,同时,更不能惹事生非,寻衅滋事。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禁聚众打闹,吹口哨。
2.不到危险地方游玩。
3.在体育课、实验课上要服从老师指导,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要切实注意防火、防电,不得私拉乱扯电线,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5.不抽烟,不喝酒。
6.不得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和其它危险物品。
7.注意交通安全。行走看道,不追逐打闹,不并排行走,出入校门下车。
8.注意饮食卫生。不准在教学区吃零食,注意识别和不吃不卫生食品。
9.不断学习,提高修养,举止得体,语言文明,处事礼让,遇事冷静。如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或沟通,不能草率行事,杜绝打架斗殴,否则,都将依据《办法》和《校纪》严肃处理。
10.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严格请假制度,规范请假手续,减少管理漏洞,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管理。
二、关于心理安全
这里主要指学生心理安全问题。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层次多元,“问题学生”明显增多。所谓“问题学生”主要是指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的学生,而且“问题学生”一般都不是只在一个方面有问题,这些学生往往是心理有问题或人格不够健全。
归纳起来,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厌学型:学习心理有问题,方法不当,听不懂,学不会,偏科,志趣不在学习上等。
2.纪律型:好说好动,容易激动,顶撞师长,经常性迟到,考试作弊等。
3.品德型:打架骂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交往不当,不尊重老师,不孝敬父母等。
4.心理障碍型:自闭,忧郁,退缩,躁动,多疑等。这类问题貌似品德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老师要提高洞察能力和处置能力。
5.“好” 学生型: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抗挫力差等。这类学生会惹出大事,如早恋,出走,犯罪,自杀等。
6.交叉型:如早恋(练爱、乱爱、连爱、恋爱)等。
针对以上情况,全体教师,特别是级班主任老师要做到早发现,细诊断,该“观”就观,该“照”就照,会治疗(“冷”处理;不搞“态度挂帅”;先问为什么,再想怎么办)。
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落实《年级部主任负责制》,精诚团结,分工合作,引领队伍。以靠前指挥,解决管理不到位问题;以现场办公,解决管理滞后问题;以明确责任,解决管理重心下沉问题。
2.级班主任要面向中下层次学生实施个案化和个性化教育,不能再用“万金油”式的管理,一要做到“对症下药”。比如,易发生冲突的学生,常见的原因有:思维方式特殊,遇事易激动,表达能力差,个性缺点,存心找事等。经常性迟到的学生,常见原因有:恐惧老师,恐惧学校,家长纵容,心情不好,生病,惰性大,偶发等。二要做到“对人下药”。比如,沉迷网络的学生,主要原因有:网吧老板“拉”,教师家长“推”,学生自己“陷”。因为网上网游好玩,很少批评,允许失败,网友平等,可以胡说,可以“重新做人”,实现自我。对早恋问题应多进行自尊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等等。
3.建立建全团支部、班委会,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职能,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班主任要树立学生干部在班级的威信,精神上鼓励、方法上指导、学业上关心、感情上贴近他们,行为示范,榜样引领,弘扬正气,实现自育,以此向教育的最高境界靠近。
4.关爱学生,严慈相济。教育就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最美丽的语言。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多鼓励,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用放大镜从问题生中找优点,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培养自信,激发内驱力。但爱要有耐心、策略和技巧。
5.完善家长委员会运行机制,加强家校合作,鼓励教师家访,家长访校。
6.给家长举办小范围教育问题专题研讨,旨在研讨小专题,解决小问题。教育专家指出:“问题生”之所以表现有问题,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三、关于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校园财产安全,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对安全工作强调以下几点,请全体师生遵照执行。
1. 保管好个人财物,不随身带过多的钱财,学会节约和理财,不炫富,不摆阔。
2.各处室负责人、各级班主任及教研组长是本办公室或教室安全保障第一责任人。
3.各处室负责人、各级班主任及教研组长要认真检查办公室、教室、教研组的门窗及各种教学设施的完好情况,如发现安全隐患,如门、窗、电脑桌不能正常开关等,要及时上报总务处。由总务处对各个部门所报的门、窗等损坏情况及时进行修缮维护。
4.各办公室及教室一定要安排专人负责插窗、锁门(教室、电脑柜)。学生寝室或老师办公室也要有专人锁门、插窗。
5.学校治安巡逻人员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加强防范措施,增加巡逻密度,做好巡逻记录,坚持巡逻报告制度,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对夜间巡逻人员的要求:
(1)夜间巡逻人员要坚持每班检查制度,进一步加强责任心。
(2)检查所负责区域的教室及办公室门窗是否已锁好、插好,检查各班的正投及电脑的保管情况,对各种异常做好记录,如发生重大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3)夜间巡逻人员每班巡视不得少于三次,不准睡大觉。
(4)仁和物业领导应坚持夜岗巡查制度,对夜巡情况检查落实。如发现睡觉、警惕性不高等情况,应予以批评教育并作出相应的处罚。
(5)建议仁和物业开展评先活动,对表现好、责任心强、工作踏实、有立功表现情况的,进行表彰。
6. 如果出现财产损失等问题,若属门窗损坏不及时上报,相应地各处室、级部、班级负责人要负主要责任;上报后不及时修缮,总务处负主要责任;修缮完好后,不按时锁门、插窗,各安全员要负主要责任;锁门、插窗后,治安巡逻不到位,物业保安和治安人员负主要责任。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 黎
常务副组长:宋世礼
副组长:滑秀林 刘齐晋 闫新全 杨宝刚
成 员:王继民 杨相臣 赵振华高春健 李现山 汪才安 刘新选
陈景任 杨呈杰 董 良 刘 峰 海增建 张同一 王彦中
陈百华 侯 伟 刘 恒 赵久松 岳腊生 宋玉亮 罗 强
周枫琳 李杰明 于现峰 黄华敏 臧绍民 张丽娜 刘凤梅
王秋香 郭亚洲 段志起 李 勇
办公室主任: 杨相臣
成 员:胡 勇 马建生
附:河南师大附中安全协管员一览表
初一 (处室/年级)安全协管员一览表
1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 6 | 7 |
王 绍 勋 | 张 世 奇 | 于 金 博 | 范 文 同 | 张 家 辉 | 袁 成 焕 | 常 俊 鹏 | 张 智 越 | 王 承 宇 | 郝 明 雨 | 王 兆 森 | 刘 广 毅 | 安
妮 |
8 | 9 | 10 | 11 | 12 |
|
|
|
|
|
|
|
|
贾 高 洋 | 康 兴 源 | 娄
程 | 岑 家 琛 | 郭 毅 佳 |
|
|
|
|
|
|
|
|
初二 (处室/年级)安全协管员一览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于
帅 | 祝 昊 然 | 韩 琳 琳 | 王 展 宇 | 曹 熠 鑫 | 韦 君 水 | 付
昱 | 李 英 杰 | 刘 世 杰 | 王 爱 文 |
|
|
|
初三 (处室/年级)安全协管员一览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胡 创 军 | 莫 小 鸣 | 赵 智 勇 | 祝 振 宇 | 段 梦 茹 | 李 天 驰 | 谢 彤 阳 | 张 宇 翔 | 李 培 林 | 娄 本 越 | 何 富 尧 | 张 腾 达 | 王 艺 翰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皮 振 宇 | 侯 炳 旭 | 孟 子 贺 | 王 家 好 | 际 凌 生 | 于 经 纶 | 黄王 鸿 旷彬 | 李 笑 宇 | 刘 雅 冰 | 王
奕 | 裴 高 阳 |
|
|
高一 (处室/年级)安全协管员一览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冯
时 | 崔 明 远 | 千 小 帅 | 李 金 培 | 张 冰 玉 | 孔 维 超 | 黄 龙 跃 | 曹 铁 霖 | 李
根 | 平 智 毅 | 王 土土 | 王 迎 茂 | 孙
震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李 孝 应 | 刘 思 洋 | 闫 宜 同 | 王
栋 | 尹 正 楠 | 崔 华 秋实 | 高
麟 | 冷
月 | 王 子 晔 |
|
|
|
|
高二 (处室/年级)安全协管员一览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吴 思 源 | 段 泽 西 | 常 鹏 宇 | 胡
瑾 | 侯 智 炜 | 彭
飞 | 张 子 如 | 罗
越 | 崔 华 敏 | 王 雯 婷 | 王
统 | 吕 方 盛 | 吴 龙 飞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周 庆 豪 | 张 正 方 | 滑
翔 | 刘
宁 | 赵 英 杰 | 袁
熙 | 刘 化 险 | 陶 孝 廉 | 崔 明 存 | 王
哲 | 廖
原 |
|
|
高三 (处室/年级)安全协管员一览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杨 孟 栋 | 郭
幑 | 张 凯 哲 | 王 崇 泽 | 夏 玉 坤 | 常 宜 春 | 杜 浩 强 | 杜
卓 | 周 晨 吉吉 | 韩 株 娜 | 李 香 君 | 王
鹏 | 秦 爱 丽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年级 | 22 | 23 | 24 | 25 | 26 |
刘
攀 | 李 新 栋 | 王 云 杰 | 付 静 鑫 | 李 争 光 | 王 英 杰 | 马
岩 | 任 志 福 |
|
|
|
|
|
学生处:胡 勇
教务处:孙 艳
科研处:王金霞
总务处:娄丰华
学生处
2009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