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机关各科室,各直属机构,师大附中,市区各民办学校:
张峰,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是新乡县大召营中学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坚守教学一线25年来,她当了17年班主任,并连续17年为500多名学生义务补课,先后把60多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吃住在自己家里,用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十几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她用始终坚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师者职责铸就了不平凡的职业生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峰用爱心和智慧竭尽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了一个个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为深入学习宣传张峰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师德风范,激励全市教育系统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教育局党组决定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教师向张峰同志学习,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是学习她扎根乡村,初心如磐,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1996年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张峰被分配到新乡县大召营中学。当时她是班上唯一一个被分配到农村中学的,但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暗自下定决心,要扎根农村,当一个学生喜欢,家长需要,能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人才的好老师。张峰曾在日记中写到“李刚、文秀云、王景轩…班上所有的学生天天在我眼前晃过无数次,我恨不得钻到他们的心里去教育他们,我盼着他们有起色,他们的进步会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他们的进步是我工作的动力。”2004年7月,张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以身作则、躬身示范,扎根乡村一干就是25年。学习张峰同志,就要像她那样,把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转化到扎扎实实的行动中去,像她那样初心不改,使命不渝,无怨无悔扎根乡村,全心全意献身教育。
二是学习她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责任意识。2004年,面对农村学生底子差、基础弱的现象,张峰先后两次找到校长主动请缨,开创了大召营学校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当英语老师的先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螺丝钉”精神,用敬业、勤奋、无私来为“教书育人”的初心浇水培土,时刻不忘为什么出发,一路走得神情坚定、步履铿锵。当学生问道是什么支撑着她这么起早贪黑的拼命时,张峰用质朴的语言说到:“是责任,是你们成才的责任时刻激励着我奋进,我有义务教育好你们每一个人,我要做到最好!”学习张峰同志,就要像她那样忠于岗位,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三是学习她淡泊名利,不计得失,执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多年来,张峰家里既是午托班又是培训班,不同的是在这里都是义务,不收费。只要学生来,她都欢迎,学生少时,餐桌、茶几就是课桌,学生多时就去教室搬桌子和凳子。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家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的是能给学生们添置更多的学习用品。17年来,张峰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为本班和外班的学生补课,多则四五十个,少则十几个,义务辅导的学生达500余名,先后把60多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吃住在自己家里。学习张峰同志,就要像她那样淳朴真挚,无私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重要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
四是学习她爱生如子,扶贫助困,倾心育人的高尚品格。成绩差的孩子牵挂着张老师的心,家庭贫困的学生更是得到了她母亲般的关爱。2014年时,班上一个孩子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在外村重新组建了家庭,孩子只能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内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张峰得知后,就在自家的阳台上给他铺了床铺,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让孩子住在自己家里,为他义务补课,讲述励志故事和人生道理。2015年的中招考试,这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乡县一中,后来又考上了齐齐哈尔大学的研究生。像这样在张峰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孩子还有十几个,只要他们有困难,她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向张峰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满腔热忱,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为帮助学生用尽心力。
张峰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优秀教育工作者乐观向上、热爱学生、恪尽职守的良好风貌,更展现出共产党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先进本色。各县(市、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张峰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运用校报、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橱窗、墙报板报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将学习宣传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师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为实现新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峰,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是新乡县大召营中学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坚守教学一线25年来,她当了17年班主任,并连续17年为500多名学生义务补课,先后把60多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吃住在自己家里,用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十几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她用始终坚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师者职责铸就了不平凡的职业生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峰用爱心和智慧竭尽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了一个个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为深入学习宣传张峰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师德风范,激励全市教育系统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教育局党组决定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教师向张峰同志学习,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是学习她扎根乡村,初心如磐,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1996年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张峰被分配到新乡县大召营中学。当时她是班上唯一一个被分配到农村中学的,但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暗自下定决心,要扎根农村,当一个学生喜欢,家长需要,能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人才的好老师。张峰曾在日记中写到“李刚、文秀云、王景轩…班上所有的学生天天在我眼前晃过无数次,我恨不得钻到他们的心里去教育他们,我盼着他们有起色,他们的进步会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他们的进步是我工作的动力。”2004年7月,张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以身作则、躬身示范,扎根乡村一干就是25年。学习张峰同志,就要像她那样,把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转化到扎扎实实的行动中去,像她那样初心不改,使命不渝,无怨无悔扎根乡村,全心全意献身教育。
二是学习她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责任意识。2004年,面对农村学生底子差、基础弱的现象,张峰先后两次找到校长主动请缨,开创了大召营学校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当英语老师的先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螺丝钉”精神,用敬业、勤奋、无私来为“教书育人”的初心浇水培土,时刻不忘为什么出发,一路走得神情坚定、步履铿锵。当学生问道是什么支撑着她这么起早贪黑的拼命时,张峰用质朴的语言说到:“是责任,是你们成才的责任时刻激励着我奋进,我有义务教育好你们每一个人,我要做到最好!”学习张峰同志,就要像她那样忠于岗位,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三是学习她淡泊名利,不计得失,执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多年来,张峰家里既是午托班又是培训班,不同的是在这里都是义务,不收费。只要学生来,她都欢迎,学生少时,餐桌、茶几就是课桌,学生多时就去教室搬桌子和凳子。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家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的是能给学生们添置更多的学习用品。17年来,张峰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为本班和外班的学生补课,多则四五十个,少则十几个,义务辅导的学生达500余名,先后把60多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吃住在自己家里。学习张峰同志,就要像她那样淳朴真挚,无私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重要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
四是学习她爱生如子,扶贫助困,倾心育人的高尚品格。成绩差的孩子牵挂着张老师的心,家庭贫困的学生更是得到了她母亲般的关爱。2014年时,班上一个孩子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在外村重新组建了家庭,孩子只能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内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张峰得知后,就在自家的阳台上给他铺了床铺,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让孩子住在自己家里,为他义务补课,讲述励志故事和人生道理。2015年的中招考试,这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乡县一中,后来又考上了齐齐哈尔大学的研究生。像这样在张峰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孩子还有十几个,只要他们有困难,她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向张峰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满腔热忱,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为帮助学生用尽心力。
张峰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优秀教育工作者乐观向上、热爱学生、恪尽职守的良好风貌,更展现出共产党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先进本色。各县(市、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张峰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运用校报、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橱窗、墙报板报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将学习宣传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师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为实现新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新乡市教育局党组
2021年6月3日
2021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