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它包括学校教育领域内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健康领域内的国民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建设领域内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狭义上仅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已成为科学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可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企盼和实际行动。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身体发育、心智成熟、知识经验、社会阅历增加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不确定性”为现实生活底色的社会转型时期滋生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作为一个承载国家、社会、家庭高期望的“花朵”群体,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
第一,从个体成长与生涯发展的角度看,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符合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疾风怒涛期”,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情绪体验强烈且稳定性差,人际交往呈现新特点。加强这 个“关键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他们直接面临的自我同一性确立、自控能力增强、同伴友谊建立等发展性问题,顺利完成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并为未来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从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角度看,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及时干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2019年11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数据显示,全球12亿10~19岁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从发展精神病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疾病的首次发作通常出现在中小学阶段,如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精神分裂症往往在初中阶段首次发病。
第三,从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核心,意味着个体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以工具性的相对功利主义为导向,具有浓厚的利己色彩,如果不及时匡助他们的道德认知向更高阶发展,那么,有可能滋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道德认知从前习俗水平跨入习俗水平,更加关注他人观点与规则,此时,尤其需要“画龙点睛式”地开展正确引导与规范、矫正。因此,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符合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育中小学生的良好德行、高尚情操等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
在重新梳理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后,接下来的任务便是清晰界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根据《纲要》精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目标定位符合健康的内涵、心理学的理论,以及世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具体来说,这一目标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针对全体学生来说,包括学会学习与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培养健全人格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针对存在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来说,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在上述目标引领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为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升学择业辅导四大主题,内容应包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样的设置不仅强调了中小学生的发展现实,而且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变、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潮流、新思路。
毫无疑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中小学生,只有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才能最大化。但是,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研究与实践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较为薄弱,自上而下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项目设计带有明显的学科化、形式化、表面化、孤立化倾向。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够丰富多样,并未做到以中小学生的真实需求与感受为前提,有些教育实践干预甚至带有“居高临下”式的强迫意味。因此,教育者应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减少学生的“病耻感”,提升他们的主动求助行为,如何通过教育环境的改善提升学生对学校生态的认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干预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意愿与需求,突出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注重活动性、体验性与生活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调适,在活动、体验和调适中做好生涯规划的心理准备。
同时,积极推动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校外心理咨询、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联系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家校合作、医教协同”,全面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质量,从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悄然兴起和蓬勃发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全体学生,强调面向健康的大多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预防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导向。服务模式相对于教育模式,主要强调的是视角不同。教育模式有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根据预设的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有“强人所难”“居高临下”之嫌;服务模式则重视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性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这意味着以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出发点,以学生自身需求为立足点,把他们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以年龄划分的群体,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兴趣与发展需要,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干预,即提供适合中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短暂历史考察,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关注问题矫正到现在重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的抵抗能力、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概率的发展过程。今后,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一个重点应是大规模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和心理行为问题风险行为的控制。这就需要我们编制科学、权威、标准化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筛选出有潜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和引导,特别是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与风险行为的筛查,势在必行。
但更为重要的是,健康的学校生态系统的营造,既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了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的导向。那么,如何科学构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系统?这就需要有大格局,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民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共同为中小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显然,在学校教育领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幸福成长,重点在于个体层面;在卫生健康领域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目标是大力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重点在于群体层面;在社会建设领域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目标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重点在于社会层面。三者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心理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的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在全力做好群体心理健康工作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创造氛围,充分发挥成人群体、参照群体的教育价值,并能够为社会心理服务奠定基础;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直接关注在社会层面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这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各类群体幸福感的提升。因此,三者虽然在对象、目标、层次上有所侧重,但有着根本目标的一致性,殊途同归。
缓和、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办法显然不行,这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工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再创佳绩,离不开上述三者的统筹兼顾、齐抓共管,这就要求个体、群体、社会各领风骚、各司其职,并着力建构个体、群体和社会真抓实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第一,在个体层面上,要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努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与幸福水平,增强收获健康与幸福的能力。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小学生要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提升自己对积极情绪、积极心理的体验,增强心理弹性和心理复原力;同时,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特别是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克服消极自我概念,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认知与把握,克服对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的偏见,正确认识自己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冲突,从而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提高抗压与抗挫折能力,培养生命价值感、生活意义感、社会责任感。
第二,在群体层面上,要注重创造促进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提升群体成员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小学要全面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要求,开设科学规范、符合要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加强校内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积极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按要求配全配齐心理健康教师,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大力加强与科研机构、卫生医疗部门的信息沟通,完善诊断、转介和治疗、康复机制,逐步建立“医教协同”育人体系。同时,家庭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将培育健康人格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逐步形成“家校协同”的育人合力。
第三,在社会层面上,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学校教育领域,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将个人成长方向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发挥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通过组织讨论、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中小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待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使他们在活动体验中学会从他人角度进行思考;有效实现以德育心、以德树德,以智慧心、以智增智,以体强心、以体强体,以美润心、以美化美,以劳健心、以劳育劳。这是中小学生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的真正回归。
总之,学校教育、卫生健康、社会建设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沿着既定方向和路径打好“组合拳”,协同作战、共同发力,聚焦着力构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生态系统,努力拓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涵、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空间,为“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教师》杂志2024年第6期。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开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