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0月20日下午,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茹振钢教授应邀走进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围绕“爱国•敬业”关键词,以“献身生物育种,传承科学精神”为主题,为初三年级师生代表带来了一场兼具科学魅力与家国情怀的科普思政报告。

此次活动在牧野区文明办、牧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下,由我校第三党支部承办。牧野区文明办主任王宏兆,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齐晋,党委办公室、校团委负责人与11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主持人陈晓林老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茹振钢教授44年专注生物育种取得的突出科研成果和所获重要荣誉表彰。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刘齐晋副书记代表学校向茹振钢教授颁发“思政课校外辅导员”聘书,学生代表郭子菡同学献上鲜花。

接下来,茹振钢教授从“初心萌发•步入农门”“科技创新•生物育种”“传承科学•服务生产”“家国情缘•助民粮安”四个方面娓娓道来,风趣幽默地讲述了自己投身小麦育种,科技创新报国的人生经历。
“1958 年出生的我,童年最深的记忆是‘饥饿’,班主任一句‘能让粮食增产的人是大英雄’,让我坚定了学农的路。”宣讲中,茹振钢教授从童年的记忆谈起,让同学们明白了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回忆自己高考后先参军后入学的“特殊波折”,讲述师从黄光正教授开启小麦育种生涯的初心,使在场师生明白:“让土地生金,让老百姓丰衣足食”的梦想,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朴素而真实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担当。





在报告“科技创新•生物育种”篇章中,茹振钢教授用一个个难忘的“育种故事”解码科学家精神。为解决农民“小麦倒伏减产”的痛点,他遍访黄淮麦田,最终培育的小麦优质品种“矮抗 58”,凭借矮杆抗倒、优质高产的特性,成为黄淮地区小麦种植的“主力军”。茹振钢教授也因此项成果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截止到2020年底,“矮抗58”的种植面积累计超过3亿亩,增产小麦300多亿斤,实现增产效益300多亿元。而另一个小麦优质品种“百农 4199”的诞生更具传奇与巧思——是他在乘坐飞机时迸发的科研灵感,将玉米 C4 植物的强光利用优势“嫁接”到小麦上,让新品种既耐弱光又耐强光,口感独特、麦香浓郁。这些育种故事里,写满了茹振钢教授爱岗敬业,专注科研的坚守与奉献。




“科学精神不仅是创新,更是传承与服务。”茹振钢教授在宣讲中还分享了团队建设与服务生产的经历。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获评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农业部小麦育种科研创新团队”;即便带病,他仍坚持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用实际行动践行“科研为民”的初心。在报告最后,他动情地说道:“我要让黄色的土地受孕于蓝色的天空,产生绿色的生命。我要让绿色的生命茁壮成长,产出很多、很优、很美味的粮食,装满祖国的座座粮仓......”对祖国的深情告白,让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报告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从“在科研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到 “初中学生如何培养科学兴趣”,茹振钢教授都一一耐心解答:“对中学生来说,不用急着做‘大研究’,现在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多问为什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把每一件小事做扎实,就是在为科学‘打基础’”。茹振钢教授还在回答中特别强调:“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他最后勉励同学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实现个人理想价值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结合起来,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宣讲活动,是我校发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示范作用,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实现理论科普宣讲与文明实践服务师生相互促进的生动体现,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领略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科学家的风采,更在心中种下了“爱国”“敬业”与“科学”“创新”的种子,必将对助力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茹振钢教授简介】
茹振钢,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12月出生,河南沁阳人,党的十九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现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奖励,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从事小麦育种科研工作44年来,茹振钢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河南省项目等20余项。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4、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9、百农1316、百农5819等一系列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其中,矮抗58作为我国近三十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小麦品种,被誉为“黄淮第一麦”已累计推广3亿多亩,实现增产效益300多亿元,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品种百农4199具有麦香味优质品质,近6年累计种植5000多万亩,近三年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主导品种,2023年被列入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4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都温中 陈晓林
图/史向阳



